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是一首描写冬日景色、抒发情感的五言绝句。诗曰: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短短两句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自然与城市的对比,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一、诗句释义
“林表明霁色”中的“林表”指的是山林的表面或远处的树林,“霁色”是指雨雪初晴后的天色。整句意思是:山林的表面呈现出雨后初晴的景象,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明亮的光彩。
“城中增暮寒”则是说,到了傍晚时分,城中的气温变得更加寒冷。这里的“增”字表现出一种逐渐加深的感觉,暗示着天气的转冷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感。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山林与城中的气候变化,描绘出一幅冬日傍晚的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城市之间差异的感慨。
二、诗歌背景
祖咏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变化,并借此表达内心的思绪。这首《终南望余雪》写于他游览终南山之后,正值冬日初晴,山间积雪未消,而城中却已寒气逼人。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不仅是在描写眼前的景象,更是在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寒冷与孤独的感受。
三、艺术特色
1. 对比手法
诗中通过“林表”与“城中”的对比,突出了自然与城市的温度差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差感。山林虽有雪景之美,但城市却更加寒冷,这种反差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2. 语言简练
全诗只有两句,却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用词精准,如“霁色”、“暮寒”,既形象又含蓄,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3. 情景交融
诗人将自然景象与自身感受巧妙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思想内涵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冬日的景色,实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无奈与疏离。在寒冷的季节里,山林虽美,但城中却更添几分孤寂,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全诗更具深度。
五、结语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两句诗虽短,却蕴含丰富,既有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流露。它不仅是对冬日景色的真实再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体现了祖咏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艺术造诣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