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背影》课堂实录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背影》课堂实录,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19:49:51

《背影》课堂实录】【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2. 体会父爱的深沉与含蓄,增强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3. 提高学生对散文语言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篇经典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却感动了无数人。你们有没有在阅读时被某个场景深深打动?请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A:我读到父亲买橘子那段时,觉得特别温暖,也有些心酸。

学生B:我觉得“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句话很有画面感,让人感觉家里一下子失去了很多。

教师:很好,大家都能从文字中感受到情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这篇充满温情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 文章围绕“背影”写了哪几个场景?

2. “背影”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 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学生C:文章主要写了父亲送别、“爬月台买橘子”、“离别时的背影”这几个场景。

学生D:“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象征,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师总结:文章以“背影”为线索,通过几个具体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三、重点赏析(20分钟)

教师选取文中的关键段落进行深入分析:

1.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教师提问:这句话体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E:父亲很细心,关心儿子的日常生活。

2.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如“蹒跚”、“探身”、“爬上”等,感受父亲动作的艰难与不易。

学生F:这些词语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辛苦和坚持,也让我更理解了他的爱。

教师补充:朱自清用细腻的描写,将一个平凡的父亲形象刻画得感人至深,体现出一种无声的深情。

四、情感升华(10分钟)

教师提问: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父母为你做过哪些看似普通却意义非凡的事?

学生G:我爸爸每天早上都会给我准备早餐,虽然只是简单的鸡蛋和面包,但我总觉得特别温暖。

学生H:妈妈总是默默帮我整理书包,检查作业,我以前没太在意,现在想想真的很感动。

教师总结:亲情往往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它不张扬,却最真挚。希望同学们能学会珍惜身边的人,用心去感受爱。

五、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推荐几篇类似的亲情类散文,如《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六、布置作业

1.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与亲人之间的一件小事,要求运用细节描写。

2. 阅读《背影》全文,完成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他们对亲情的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增强文本的感染力。

(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