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的散文】清明时节,雨细风轻,天地间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青石板上泛着水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混合的气息。这是春天的尾巴,也是记忆的起点。
小时候,清明是和爷爷一起去扫墓的日子。他总是穿着旧棉布衣,手里拿着一束新折的柳枝,脚步缓慢却坚定。我跟在他身后,听着他的故事,那些关于祖辈的往事,在风中轻轻飘散。那时的我不懂什么是“清明”,只觉得这是一个庄重而安静的节日。
长大后,才明白清明不只是祭祖的时节,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这一天,人们会清理坟前的杂草,点燃香烛,摆放供品,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不张扬,却深沉。
清明时节,春意正浓。花开了,树绿了,万物复苏。可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人们却选择停下脚步,回望过去。这或许正是清明的意义:在热闹中静心,在繁华中追忆。它不是悲伤的象征,而是连接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如今,城市里的清明已少了些传统,多了几分现代的仪式感。有人通过网络祭祀,有人选择在清明节出游,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那份对亲人的怀念,始终未曾改变。清明,不只是一个节气,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愿每一个人都能记得,那些曾经陪伴过我们的人,他们的爱从未离开。清明,不只是扫墓,更是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春风中缅怀,在细雨里感恩,带着过去的温暖,走向未来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