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说课稿(12页)】一、说教材
《忆读书》是冰心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作者童年时期与书为伴的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书籍的深厚感情。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属于“阅读与表达”单元。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读书的深情厚谊,还能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品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热爱阅读,珍惜书籍,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读书的热爱之情;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并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散文的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特别是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此外,学生普遍对“读书”这一主题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缺乏系统性的思考。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从自身出发,思考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 情境创设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语感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合作探究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二)学法
1. 自主阅读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 圈点批注法: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做标记,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3. 合作学习法:在小组中交流心得,共同探讨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共12页)
第1页:导入新课
- 播放一段关于阅读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书?为什么喜欢?”
- 引出课题《忆读书》,并介绍作者冰心。
第2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 教师板书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正确读写。
- 提问: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3页: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 分段阅读课文,逐段分析内容。
- 重点讲解作者回忆的几个重要读书经历,如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经历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第4页: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 选取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如“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读到《红楼梦》时的感受。”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些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5页:情感升华,联系实际
- 提问:“你觉得读书对你有什么帮助?”
-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与书的故事。
- 教师总结:读书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
第6页:拓展延伸,推荐好书
- 向学生推荐几本适合六年级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城南旧事》《小王子》等。
-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7页:课堂小结
-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强调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 总结学习要点,提醒学生要珍惜书籍,热爱阅读。
第8页: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与书的故事》,要求不少于300字。
第9页:板书设计
```
《忆读书》
——冰心
主要回忆童年读书经历
情感表达:热爱读书、珍惜书籍
语言特点:朴实自然、情感真挚
读书意义:丰富人生、滋养心灵
```
第10页:教学反思
-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 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语言表达仍需提升,今后应注重口语训练。
第11页:教学资源
- 多媒体课件(含课文朗读、相关图片)
- 生字卡片
- 课外阅读推荐清单
- 课文朗读音频
第12页:结束语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同学们都能爱上阅读,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成长。
五、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责任感。
六、结语
《忆读书》是一篇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文章,它不仅讲述了一个作家的成长故事,更传递了对书籍的深情厚谊。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魅力,让书籍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最忠实的朋友。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