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王维古诗赏析】《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是王维奉命出使边疆时所作,描绘了他途经边塞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阔与苍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国家边防的关切。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前往边塞慰问将士的背景。“单车”表明他行装简朴,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属国”指代边地的附属国或边民,“居延”则是古代边塞地名,位于今内蒙古境内,进一步点明了诗人的行进路线和地理环境。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自然景物来映射诗人的心境。“征蓬”指的是随风飘荡的蓬草,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归雁”则代表思乡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远离故土的复杂情感。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全诗中最著名的两句,被誉为千古绝唱。诗人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雄浑壮丽的边塞图景。“大漠”广阔无垠,“孤烟”直插云霄,表现出边塞的寂静与辽远;“长河”蜿蜒流淌,“落日”圆润饱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更蕴含着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感悟。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交代了诗人最终到达的目的地以及边疆将领的驻守情况。这里的“萧关”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候骑”指的是巡逻的骑兵,“都护”是边疆的最高统帅,“燕然”则是古代边塞的代称。这一联既是对行程的总结,也暗含了对边防将士的敬意与关怀。
总体来看,《使至塞上》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王维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盛唐时期边塞诗的独特魅力。其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