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记录】在本次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作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选题、资料收集、研究方法设计、论文结构安排以及最终成稿进行了全程指导与监督。以下为本次指导过程的详细记录。
第一次指导(2025年3月1日)
本次指导主要围绕选题展开。学生初步提出了“人工智能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这一方向,我对其选题进行了分析,肯定了其现实意义,同时也指出了该领域研究较为广泛,建议进一步缩小研究范围,聚焦某一具体应用场景,如在线教学平台或个性化学习系统。学生根据建议调整了研究方向,确定以“基于AI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作为论文题目。
第二次指导(2025年3月15日)
此次重点在于文献综述部分。我引导学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帮助其明确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同时提醒其注意引用规范,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学生提交了初步的文献综述框架,内容结构较为清晰,但在逻辑衔接和深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第三次指导(2025年4月1日)
本阶段主要关注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学生计划采用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我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估,并建议增加实验环节,以增强论文的实证性。学生接受了建议,开始着手设计实验方案,并准备数据采集工具。
第四次指导(2025年4月15日)
此次指导集中于论文初稿的撰写情况。学生已完成开题报告和部分正文内容,整体结构基本完整,但部分内容仍显薄弱。我建议其加强案例分析部分,突出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提醒其注意语言表达的专业性与准确性。
第五次指导(2025年5月1日)
在本次指导中,学生提交了论文初稿。我对全文进行了细致阅读,指出其中存在的逻辑不连贯、数据支持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反馈进行了认真修改,论文质量明显提升。
第六次指导(2025年5月15日)
最后一次指导主要针对论文格式、参考文献及摘要部分进行审核。确保论文符合学校格式要求,引用规范,语言通顺。学生根据指导意见完成了最终修改,论文已具备答辩条件。
通过本次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在学术写作方面的成长与进步。希望其在后续答辩中能够充分展示研究成果,顺利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