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长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13091418】一、阅读理解题
文章
《父亲的长笛》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与成长的故事。主人公小时候,父亲是一名音乐教师,常常在家中吹奏长笛。那时的他觉得父亲的音乐很普通,甚至有些枯燥。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开始理解父亲对音乐的热爱,也明白了父亲默默付出的意义。故事通过一首长笛曲,串联起父子之间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亲情的深厚与珍贵。
题目一:
文中“父亲的长笛”象征着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父亲的长笛”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父亲情感的寄托和对生活的态度的体现。它象征着父亲对音乐的热爱、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他对儿子深沉的爱。通过长笛,父亲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儿子,虽然起初儿子不理解,但最终他感受到了其中的温暖与力量。
题目二:
为什么主人公小时候觉得父亲的音乐“枯燥”?后来又为何改变了看法?
参考答案:
主人公小时候因为年幼,缺乏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认为父亲每天重复吹奏同样的曲子是单调的。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积累,他逐渐体会到父亲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与坚持,也开始理解父亲的用心和努力,因此改变了之前的看法。
题目三:
文章结尾提到“那首长笛曲,仿佛成了我们之间最深的对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
这句话表达了父子之间通过音乐建立起的情感联系。尽管他们平时很少用言语交流,但通过长笛曲,父亲将内心的情感传达给了儿子,而儿子也在音乐中读懂了父亲的心意。这说明真正的沟通并不一定依赖语言,有时一个音符、一首曲子,就能传递最真挚的情感。
题目四:
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亲情往往藏在平凡的细节中。有时候,父母的爱并不张扬,而是通过日常的点滴表现出来。就像父亲的长笛一样,看似简单,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我曾经也觉得父母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但后来才意识到他们的付出有多么不易。我们应该多去理解和珍惜身边的人。
二、写作拓展题
题目:
请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写出一件能体现父爱的具体事例,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提示:
可以围绕一次难忘的经历展开,如生病时的照顾、考试失败时的鼓励、或是某次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父亲的关爱与责任感。
三、词语解释题
词语:
1. 寂寞
2. 坚持
3. 传承
解释:
1. 寂寞:指孤独、冷清的状态。
2. 坚持:持续做某事,不放弃。
3. 传承:将某种文化、精神或技艺一代代传下去。
四、总结
《父亲的长笛》是一篇充满温情与思考的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平凡却意义深远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