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800字高中】高尔基的《童年》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它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童年时期所经历的苦难与成长。这部作品不仅描绘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黑暗面,也展现了人性中坚韧不拔的力量。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触动,对“童年”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童年》中的阿廖沙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家庭环境中:父亲早逝,母亲无力支撑家庭,外祖父脾气暴躁,常常打骂家人。在这个充满冷漠与暴力的环境中,阿廖沙却并没有被压垮,而是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我保护。他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阿廖沙与外祖母之间的深厚感情。外祖母是家中唯一给予他温暖和关爱的人。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供阿廖沙上学,还经常给他讲各种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也让他在艰难的生活中找到了希望。外祖母的形象让我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善良与爱依然存在,并能给人带来力量。
除了家庭环境,《童年》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比如,工人阶级的贫困、家庭暴力、宗教迷信等。这些内容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社会现象?是什么导致了人们之间的冷漠与残酷?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正是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学习的地方。
读完《童年》,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阿廖沙那样的苦难,但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挑战和困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它们,是选择逃避还是勇敢面对。阿廖沙的故事告诉我,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走出黑暗。
总之,《童年》不仅是一本关于成长的小说,更是一本关于人性、社会与生命的深刻作品。它让我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这本书值得每一个青少年认真阅读,因为它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