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破阵子(middot及春景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一、原文: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绣帏卧起来慵,懒画眉。
终日思量,别绪无端,欲说还休。
心儿小,事儿大,难着意,易成痴。
二、注释:
- 新社:指春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一般在春分前后。
- 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前,梨花盛开,之后便逐渐凋落。
- 碧苔:青绿色的苔藓,多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 黄鹂:鸟名,又称黄莺,鸣声清脆。
- 飞絮:柳絮,春天飘飞的白色绒毛。
- 绣帏:装饰精美的帷帐,指女子的闺房。
- 慵:懒散、无精打采。
- 懒画眉:懒得描画眉毛,形容心情低落或不修边幅。
- 别绪:离别的思绪。
- 无端:没有缘由,无缘无故。
- 心儿小,事儿大:心中虽小,却承载着许多难以言说的事情。
- 难着意,易成痴:难以专注于一件事,却容易陷入痴迷。
三、翻译:
燕子归来正值春社时节,梨花凋谢之后便是清明。
池塘边点缀着几片青苔,树叶深处传来黄鹂的啼鸣。
白昼渐长,柳絮轻轻飘舞。
女子从绣帘中醒来,懒洋洋地不想梳妆,也不愿画眉。
整天都在思念,离别的愁绪无端而生,想说却又说不出口。
她的心很小,但事情却很大,难以专注,却容易沉醉其中。
四、赏析:
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全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燕子”、“梨花”、“碧苔”、“黄鹂”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铺垫奠定了基础。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中女子“慵”、“懒”,看似闲适,实则内心充满波澜。她“终日思量”,却“欲说还休”,表现出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最后几句“心儿小,事儿大,难着意,易成痴”,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女子对感情的执着与无奈。
整首词语言婉约含蓄,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晏殊词作中常见的细腻与深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人物内心的波动,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结语:
《破阵子·春景》不仅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情词。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在欣赏春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思念。晏殊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