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指鹿为马】在秦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当时,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朝政由赵高掌控。赵高是个心狠手辣、野心勃勃之人,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惜陷害忠良,排除异己。
有一次,赵高想试探一下群臣是否服从自己,于是他故意拿出一只鹿,对大臣们说:“这是一匹马。”然后他问身边的官员们:“你们说这是什么?”面对这样一个明显错误的陈述,许多大臣为了保命,纷纷附和赵高,说那是“一匹马”。但也有少数正直的大臣坚持说:“这是鹿,不是马。”
赵高见此情景,心中暗喜,便借机将那些敢于说实话的人一一贬职甚至杀害,以此来震慑其他官员。从此以后,朝廷中再没有人敢公开反对赵高,大家都学会了顺从与沉默。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指鹿为马”,用来形容那些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强行推行错误观点的人。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警示:在面对强权时,保持良知与勇气是多么重要。
“指鹿为马”这一成语,至今仍在使用,提醒人们不要盲目附和,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坚守真理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