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为规范武汉理工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结合学院实际教学情况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目的与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网络继续教育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与管理
1. 学院设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整体安排与实施。
2. 各教学点应根据学院统一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报学院备案。
3. 教学点应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及答辩等全过程的指导与监督。
三、选题与开题
1. 选题应结合专业方向和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
2. 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请表》。
3. 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度安排等基本要素,经指导教师审核后方可进入撰写阶段。
四、论文撰写
1. 论文结构应完整,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
2. 内容应逻辑清晰、语言准确、格式规范,符合学术写作的基本要求。
3. 学生应独立完成论文撰写工作,严禁抄袭、剽窃、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
五、中期检查与修改
1. 学院将组织中期检查,对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2. 对于进度滞后或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协助其调整研究思路和写作计划。
六、答辩与评审
1. 学生完成论文初稿后,需提交至指导教师进行初审。
2. 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学生可参加学院组织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3. 答辩委员会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主要考察学生的论文内容、研究思路、表达能力及答辩表现。
4. 答辩结果作为论文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成绩合格者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七、成绩评定与归档
1.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2. 学院将对所有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归档保存,作为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的重要资料。
八、附则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武汉理工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解释。各教学点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质量保障。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流程或具体操作细节,请联系所在教学点或学院教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