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救药的意思与拼音】“不可救药”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下面我们将从含义、拼音、用法以及相关词语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不可救药”出自《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言莫违。靡哲靡愚,民其极矣。”后世引申为“无可救药”,意指事情或人的状况已经严重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该成语多用于形容人犯了严重的错误,或者事物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不可救药”通常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表示一种绝望或无奈的情绪。它既可以形容人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状态。
此外,“不可救药”在语法结构上属于联合式成语,常作谓语、定语或补语使用。例如:“他沉迷赌博,已不可救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可救药 |
拼音 | bù kě jiù yào |
出处 | 《诗经·大雅·板》(后世引申) |
含义 | 形容事情或人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多用于负面情境 |
用法 | 常作谓语、定语或补语 |
近义词 | 无可救药、无药可救、病入膏肓 |
反义词 | 有救、可救、可以挽回 |
例句 | 他沉迷网络,已经不可救药。 |
情感色彩 | 负面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或事的严重问题,表达无奈或失望之情 |
三、注意事项
在使用“不可救药”时,应注意语境的恰当性。虽然它能准确表达某些极端情况,但过度使用可能会显得语气过于严厉或刻薄。因此,在正式写作或交流中,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不可救药”这一成语的含义、用法及适用范围。希望这份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不可救药的意思与拼音】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