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怎么算。】残保金,全称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国家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种专项基金。用人单位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就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残保金。以下是关于残保金的计算方式和相关说明。
一、残保金的计算方法
残保金的计算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因素:
1. 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指单位在岗的正式员工数量(不含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等)。
2. 残疾人比例要求:根据政策规定,用人单位应安排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一般为1.5%。
3. 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单位实际安置的残疾人数量。
4. 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通常以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准。
二、残保金的计算公式
如果单位未达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需按以下公式计算应缴残保金:
> 应缴残保金 =(单位在职职工总数 × 残疾人就业比例 - 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12个月
三、具体计算示例
项目 | 数值 |
单位在职职工总数 | 200人 |
残疾人就业比例 | 1.5% |
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 | 2人 |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6,000元 |
计算过程:
- 应安排残疾人人数 = 200 × 1.5% = 3人
- 差额 = 3 - 2 = 1人
- 应缴残保金 = 1 × 6,000 × 12 = 72,000元
四、注意事项
1. 不同地区标准不同:各地对残保金的征收标准、缴费基数、减免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查询当地财政或残疾人联合会的相关文件。
2. 可申请减免:对于确实困难的企业,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减免或缓缴。
3. 残疾人范围: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各类残疾人士,且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残保金定义 |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时需缴纳的费用 |
计算公式 | (职工总数 × 比例 - 实际安置人数)× 平均工资 × 12 |
常见比例 | 1.5%(部分地方有调整) |
缴费基数 |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注意事项 | 地区政策差异大,可申请减免 |
如您所在地区有特殊政策或变动,请及时咨询当地相关部门,确保合规缴纳。
以上就是【残保金怎么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