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是指几岁】“总角”是中国古代用来指代儿童时期的词语,常出现在古诗词或文学作品中。它不仅是一个年龄阶段的描述,也承载了古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与诗意表达。那么,“总角”究竟指的是几岁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总角的含义
“总角”出自《诗经·齐风·甫田》:“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里的“总角”原意是古代儿童将头发分成两个髻,形状如角,因此称为“总角”。后来,“总角”逐渐成为儿童时期的代称,象征着天真烂漫的童年岁月。
二、不同文献中的解释
| 文献出处 | 解释内容 |
| 《诗经·齐风·甫田》 | “总角”指儿童时期,有“童稚”之意 |
| 《礼记·内则》 | 儿童十五岁前称为“总角” |
| 《汉书·东方朔传》 | 引用“总角”形容年少无知 |
| 现代辞典 | 多数认为“总角”泛指少年时期,约5-15岁 |
三、不同年龄段的对应称呼
| 年龄 | 古代称呼 | 说明 |
| 0-3岁 | 孩提 | 小孩尚在襁褓之中 |
| 4-7岁 | 总角 | 开始进入学习阶段 |
| 8-12岁 | 豆蔻 | 女子十三四岁称“豆蔻年华”,男子则仍属“总角” |
| 13-15岁 | 舞勺 | 男孩开始学习礼仪,女子称“及笄” |
| 16岁 | 弱冠 | 男子成年礼,正式步入社会 |
四、现代理解与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总角”多用于文学或文化语境中,不再严格指代某一具体年龄,而是泛指童年或少年时期。例如:
- “总角之交”指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 “总角情深”形容儿时的深厚感情。
五、总结
“总角”作为古代对儿童时期的称谓,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后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年龄范围,但多数文献将其定义为5岁到15岁之间,尤其是5-12岁左右的儿童阶段。它不仅是年龄的标志,更是文化记忆的一部分,承载着古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想象。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总角 |
| 含义 | 古代儿童时期,象征天真无邪的童年 |
| 出处 | 《诗经·齐风·甫田》 |
| 一般年龄 | 5-15岁(尤指5-12岁) |
| 相关词汇 | 总角之交、总角情深 |
| 现代意义 | 泛指童年或少年时期,多用于文学语境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总角”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年龄标签,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内涵。
以上就是【总角是指几岁】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