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游历破山寺后禅院时所见的清幽景色,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清晨入古寺,初升的阳光洒在高耸的树林上,为整首诗奠定了清新、宁静的基调。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描绘了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之处,禅房隐藏在茂密的花木之中,展现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意境。颈联进一步描写禅院周围的自然景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间的光辉让鸟儿欢悦,潭水的倒影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尾联则通过声音来衬托环境的寂静,“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万物皆归于寂静,唯有那悠扬的钟磬声回荡在空气中,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清净、淡泊的生活理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