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会遇到一些生僻字,尤其是像《劝学》这样的经典文章,其中包含了不少我们平时不太常见的汉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劝学》中两个容易读错的字:“跬”和“骐骥”。
一、“跬”字怎么读?
在《劝学》中有一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里的“跬”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生僻字,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可能会不知道怎么读。
“跬”的正确读音是:kuǐ(第三声),意思是古代的半步,即一脚的距离。古人常用“跬步”来形容微小的努力或进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所以,“故不积跬步”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积累一点点的脚印(即小的进步),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二、“骐骥”怎么读?
再来看另一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里提到的“骐骥”也是个比较少见的词。
“骐骥”的正确读音是:qí jì(第二声和第四声),指的是良马、骏马,常用来比喻有才华、有能力的人。
在这句话中,荀子用“骐骥”和“驽马”做对比,说明即使是有天赋的人,如果不坚持努力,也难以取得成功;而那些看似平凡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也能取得成就。
三、为什么这些字容易读错?
1. 字形复杂:如“跬”字结构较为特殊,不是日常常见字,容易让人误读。
2. 多音字或生僻字:像“骐骥”这样的词语,虽然由两个字组成,但整体读音并不常见,容易混淆。
3. 缺乏语境训练:现代人接触古文的机会不多,导致对这类字的发音和含义不熟悉。
四、如何正确掌握这些字?
1. 查阅权威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确保发音准确。
2. 结合上下文理解:通过整段文章的意思来辅助记忆字义和读音。
3. 多听多读:可以通过朗读、听音频等方式加强记忆,避免“会写不会读”的情况。
总之,在学习《劝学》这样的经典作品时,不仅要理解其思想内涵,还要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与使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古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跬”和“骐骥”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含义,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