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午时三刻究竟是几点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午时三刻究竟是几点,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0 15:59:53

午时三刻究竟是几点】在古代中国的时间计时体系中,“午时三刻”是一个常见但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很多人可能误以为“午时三刻”就是中午12点,或者下午1点左右,但实际上它有更精确的含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午时三刻”的时间概念,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具体时间换算以及现代对应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什么是“午时三刻”?

在中国传统的时辰制度中,一天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两个小时。其中“午时”指的是中午11点至13点之间的时段,即“午正”(11:00-13:00)。

而“三刻”是古代对时间的另一种划分方式。“一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因此“三刻”就是45分钟。所以,“午时三刻”指的是午时的第3个刻度,也就是中午12点45分。

二、古代时间与现代时间的对照

古代时间 现代时间 说明
子时 23:00 - 1:00 夜间11点至凌晨1点
丑时 1:00 - 3:00 凌晨1点至3点
寅时 3:00 - 5:00 凌晨3点至5点
卯时 5:00 - 7:00 晨间5点至7点
辰时 7:00 - 9:00 上午7点至9点
巳时 9:00 - 11:00 上午9点至11点
午时 11:00 - 13:00 中午11点至1点
未时 13:00 - 15:00 下午1点至3点
申时 15:00 - 17:00 下午3点至5点
酉时 17:00 - 19:00 傍晚5点至7点
戌时 19:00 - 21:00 晚上7点至9点
亥时 21:00 - 23:00 晚上9点至11点

三、“午时三刻”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在一些古装剧或小说中,“午时三刻”常被用来象征“正午”,甚至被误解为“中午12点”。然而,实际上,这个时间点是中午12点45分,也就是太阳升到最高点之后的45分钟。

在古代法律中,“午时三刻”有时也被用作行刑的时间,因为古人认为此时阳气最盛,有利于驱邪避煞。

四、总结

“午时三刻”并不是指中午12点,而是指午时的第三个刻度,即中午12点45分。它是古代时间划分系统中的一个精确表达,结合了时辰和刻度的概念。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午时三刻”不是简单的“中午”,而是一个具有特定时间意义的术语。

结论:

项目 内容
午时 11:00 - 13:00
三刻 45分钟
午时三刻 12:45(中午12点45分)
是否等于12点
古代用途 行刑、祭祀、日常作息等

如你对古代时间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更”、“点”等其他时间单位的划分方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