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羡鸳鸯不羡仙全诗的意思】“只羡鸳鸯不羡仙”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原句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章台日暮还。只羡鸳鸯不羡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商隐(约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 |
时期 |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文人仕途多舛 |
风格 | 情感细腻,语言含蓄,善用象征与隐喻 |
主题 | 爱情、离别、人生感慨 |
二、诗句解析
原文 | 解析 |
身无彩凤双飞翼 | 我没有彩凤那样的翅膀,无法与心爱之人一同飞翔 |
心有灵犀一点通 | 心意相通,哪怕相隔千里也能感应彼此 |
隔座送钩春酒暖 | 在宴会上,人们隔着座位传递酒杯,气氛温馨 |
分曹射覆蜡灯红 | 人们分成小组玩“射覆”的游戏,烛光映照下热闹非凡 |
嗟余听鼓应官去 | 叹息我只能听着鼓声去上朝当差 |
走马章台日暮还 | 在黄昏时分骑马回到章台街,生活单调而疲惫 |
只羡鸳鸯不羡仙 | 只羡慕成双成对的鸳鸯,不羡慕天上的神仙 |
三、全诗意思总结
整首诗通过描写宴会的热闹场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爱情的向往。诗中“只羡鸳鸯不羡仙”一句,是诗人情感的高潮,表达了他对真挚爱情的渴望远胜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他宁愿做一对平凡的鸳鸯,也不愿独自一人成为神仙,因为人间的爱情虽平凡却温暖,而仙界的孤独则令人难以承受。
四、延伸理解
- 鸳鸯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鸳鸯常被用来比喻恩爱夫妻,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 “不羡仙”含义:并非否定神仙的生活,而是强调人间真情的珍贵。诗人认为,即使生活平凡,只要拥有真挚的感情,便胜过一切。
- 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诗中通过宴会的欢乐与诗人自身处境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商隐《无题》 |
核心句 | “只羡鸳鸯不羡仙” |
主题 | 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
意象 | 鸳鸯(象征爱情)、仙(象征超脱) |
情感基调 | 悲凉中带着希望,孤独中充满深情 |
文化意义 | 表达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珍视,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
如需进一步探讨李商隐其他作品或类似主题的诗词,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