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徒增什么意思】“马齿徒增”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年岁增长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就或进步。这个成语带有自谦和自嘲的意味,多用于表达对自身能力或事业无明显进展的感慨。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马齿 | 指马的牙齿,古人认为马的牙齿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马齿”常用来比喻年岁。 |
徒增 | 只是增加,没有实质性的提升或收获。 |
整体意思 | 年岁增长,但没有取得实际的进步或成就,常用于自谦或感叹时光流逝却无所作为。 |
二、出处与用法
内容 | 说明 |
出处 | 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夫子之言,其有理乎?吾未之能也。马齿徒增,何以报国?”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人墨客中较为常见,表达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例句 | “我虽年过三十,然马齿徒增,一事无成,实感惭愧。”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虚度光阴、年华虚度、老大徒伤悲 |
反义词 | 岁月有成、功成名就、奋发图强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自我反思 | 在工作或学习上感到停滞不前时,可用此成语表达自我反省。 |
文学创作 | 在诗词、文章中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为的感慨。 |
日常交流 | 朋友间调侃自己年纪大了却没什么成就时,也可轻松使用。 |
五、总结
“马齿徒增”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强调的是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成长之间的落差。它不仅仅是一种感叹,更是一种对自我现状的审视和反思。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不再常用这一成语,但它所传达的情感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珍惜时间、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