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意思】“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是他在长征途中所作。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革命精神的赞美,也体现了红军战士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
一、原文解析
- 不到长城非好汉:意思是如果没有登上长城,就不能称为真正的英雄或勇士。这里的“长城”象征着艰难险阻,也象征着胜利和坚持。
- 屈指行程二万:意指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长达二万里的长征路程。这里“屈指”表示计算,“行程二万”指的是红军长征的总里程。
整句话的意思是:没有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就不是真正的英雄;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红军走过了二万里的征程,展现了非凡的毅力与勇气。
二、历史背景
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写下此诗,表达了对红军战士英勇精神的赞颂。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举,红军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到达陕北,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三、意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
含义 | 表达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赞美,强调坚持与奋斗的重要性 |
长城象征 | 艰难险阻、胜利与信念 |
二万里 | 长征的总里程,体现红军的坚韧与毅力 |
历史背景 | 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在六盘山所作 |
精神内涵 |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团结奋斗 |
四、现实启示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不仅是对过去革命精神的回顾,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激励。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面对困难时,都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只有真正走过“二万里”的路,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汉”。
通过这句话,我们不仅看到了历史的厚重,也感受到了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唯有坚持与奋斗,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