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的意思是什么】“浮光掠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对事物了解不深、印象模糊或观察不够细致的情况。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光线在水面短暂闪烁、迅速消失的现象,比喻认识肤浅、印象不深刻。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解释 |
浮光 | 指水面上的反光,形容短暂、不稳定的光影 |
掠影 | 指快速闪过的事物影像,比喻印象不深 |
整体含义 | 比喻对事物的认识或印象非常浅薄、模糊,没有深入理解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后被引申为成语使用 |
常用语境 | 多用于批评对某事了解不深、学习不认真、观察不细致等场合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成语,作谓语、定语、宾语 |
近义词 | 浅尝辄止、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
反义词 | 刻骨铭心、深入浅出、刨根问底 |
三、使用示例
1. 他对这本书只是浮光掠影地翻了几页,根本没看懂内容。
2. 在这次调研中,他只做了表面工作,属于浮光掠影式的了解。
3. 我们不能对传统文化抱有浮光掠影的态度,应该深入研究。
四、总结
“浮光掠影”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对事物的理解不够深入,印象模糊。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避免这种态度,力求全面、细致地掌握知识和信息。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