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2018高考全国1卷文科数学带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8高考全国1卷文科数学带答案,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09:12:10

2018年,全国高考继续沿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模式,其中文科数学试卷作为考生们普遍关注的科目之一,其难度和题型分布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围绕“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科数学”这一主题,为大家提供一份详细的真题回顾与答案解析,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理解该套试卷的出题思路与解题技巧。

一、试卷整体概况

2018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全国I卷)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在部分题目上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试题结构清晰,题型分布合理,涵盖集合、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等多个知识点,全面考察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典型题型分析

1. 集合与简易逻辑

选择题中涉及集合运算的题目较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对集合交集、并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例如:

例题:

设集合 $ A = \{x | x^2 - 4x + 3 < 0\} $,$ B = \{x | x > 0\} $,则 $ A \cap B = $ ?

解析:

先解不等式 $ x^2 - 4x + 3 < 0 $,得 $ 1 < x < 3 $,因此 $ A = (1, 3) $,而 $ B = (0, +\infty) $,所以 $ A \cap B = (1, 3) $。

2. 函数与导数

函数部分仍然是重点内容,涉及到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图像识别等内容。如:

例题:

已知函数 $ f(x) = x^3 - 3x $,求其极值点及极值。

解析:

求导得 $ f'(x) = 3x^2 - 3 $,令导数为零,得 $ x = \pm 1 $。

当 $ x = 1 $ 时,$ f(1) = -2 $;当 $ x = -1 $ 时,$ f(-1) = 2 $。

因此,函数在 $ x = 1 $ 处取得极小值,在 $ x = -1 $ 处取得极大值。

3. 数列与不等式

数列部分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通项公式,部分题目还结合不等式进行综合考查。

例题:

已知等差数列 $ \{a_n\} $ 中,$ a_1 = 2 $,公差 $ d = 3 $,求第10项。

解析:

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 a_n = a_1 + (n-1)d $,代入可得 $ a_{10} = 2 + 9 \times 3 = 29 $。

4.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题目多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或位置关系为主,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题: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求其外接球的半径。

解析:

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等于其体对角线的一半。

正方体体对角线长度为 $ \sqrt{2^2 + 2^2 + 2^2} = \sqrt{12} = 2\sqrt{3} $,因此外接球半径为 $ \sqrt{3} $。

5. 概率与统计

概率部分考查了古典概型、排列组合以及期望值的计算,题目难度适中。

例题:

从1到10这10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求这两个数之和为偶数的概率。

解析:

两数之和为偶数的情况有两种:两数均为奇数或两数均为偶数。

奇数有5个,偶数也有5个,因此符合条件的组合数为 $ C(5,2) + C(5,2) = 10 + 10 = 20 $,总组合数为 $ C(10,2) = 45 $,所以概率为 $ \frac{20}{45} = \frac{4}{9} $。

三、总结与建议

2018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了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函数、数列、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等高频考点。同时,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是应对高考数学的关键。

如果你正在准备高考或希望回顾历年真题,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试题及解析,确保学习资料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注: 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2018年高考全国I卷文科数学真题整理而成,旨在为考生提供参考与复习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