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智取生辰纲》的基本内容和情节发展。
- 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在情节推进中的作用。
- 学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故事的深层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古代英雄人物的智慧与胆识。
-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与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分析杨志与晁盖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理解“智取”策略的巧妙之处。
- 难点: 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节选、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水浒传》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是否听说过‘智取生辰纲’这个故事?它发生在哪部名著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部经典之作。”
播放一段《水浒传》相关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 标出主要人物:杨志、晁盖、吴用、公孙胜等。
- 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押送生辰纲——遭遇劫持——智取成功。
2. 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梗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
(三)深入分析(20分钟)
1. 人物分析:
- 杨志: 谨慎、精明但刚愎自用。
- 晁盖、吴用: 足智多谋、团结协作。
-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体现人物性格的关键语句,并进行讨论。
2. 情节分析:
- 为什么杨志会失败?他的失误在哪里?
- 晁盖等人是如何一步步实施计划的?他们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
3. 主题探讨:
- 这个故事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 你如何看待“智取”这一行为?是正义还是狡诈?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现实:
- 在现代社会中,是否有类似“智取”的现象?例如商业竞争、团队合作等。
2. 小组讨论:
- 如果你是杨志,你会如何应对这次押送任务?
- 如果你是晁盖,你还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吗?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
《智取生辰纲》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智斗,更是一次对人性、智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与思想内涵。
五、布置作业
1.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杨志》,不少于300字。
2. 阅读《水浒传》相关章节,比较不同版本中“智取生辰纲”的描写差异。
六、板书设计
```
《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节选
一、人物分析
杨志:谨慎、刚愎
晁盖、吴用:智勇双全
二、情节梳理
押送生辰纲 → 遭遇劫持 → 智取成功
三、主题探讨
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
社会现实的反映
```
七、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