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马嵬其二》公开课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马嵬其二》公开课教学设计,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22:03:4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李商隐《马嵬其二》的创作背景及诗歌内容,掌握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 学习并赏析本诗的语言特色与艺术手法,如对比、借古讽今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 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进行文学解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思考,体会其深沉的情感与批判精神。

- 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思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诗歌主旨,把握诗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评价。

- 难点:体会“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两句诗中的讽刺意味与历史反思。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资料、诗歌朗诵音频、拓展阅读材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安史之乱、马嵬驿之变等相关历史背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一段简短的历史故事引入:“公元756年,唐玄宗在逃亡途中被迫赐死杨贵妃于马嵬驿。这一段历史成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对此事的感慨之作——《马嵬其二》。”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受诗歌节奏与情感基调。

- 教师示范朗读,注意停顿、重音与语气。

- 提问引导: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3. 文本细读(20分钟)

- 逐句解析:

-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解释“海外徒闻”指杨贵妃死后传闻她成仙,但这一切只是空谈;“他生未卜此生休”表达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哀伤。

-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 描述昔日宫廷生活的消逝,如今只剩下战乱与警戒。

-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对比昔日的爱情誓言与今日的兵变悲剧,暗含讽刺与反思。

-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表达对帝王权势的质疑,认为即使身为天子,也难敌命运安排。

- 小组讨论:

- 诗歌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讽刺意味?

- 你认为李商隐是在批评唐玄宗还是在反思历史?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李商隐要借古讽今?

- 阅读拓展材料《长恨歌》节选,比较白居易与李商隐在描写这段历史时的不同视角。

- 鼓励学生从现代角度出发,谈谈对“爱情与权力”的看法。

5. 总结提升(5分钟)

- 教师总结:《马嵬其二》不仅是一首怀古诗,更是一篇深刻的历史反思之作。它提醒我们,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现实的镜子。

- 学生分享收获,教师点评鼓励。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马嵬其二》。

2. 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君王若问妾心事,泪湿青衫梦里人”这句诗的理解。

3. 预习《锦瑟》,思考李商隐诗歌的风格特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文本细读中体会诗歌情感,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小组合作与个性表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思维深度。后续可进一步结合其他怀古诗进行对比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