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读书笔记】《在人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与《童年》《我的大学》共同构成了他人生经历的完整画卷。如果说《童年》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在苦难中成长的初期阶段,《我的大学》则是他在社会中探索自我、寻找理想的过程,那么《在人间》则处于两者之间,记录了他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天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在这本书中,阿廖沙离开了外祖母家,开始独自在社会上谋生。他先后在鞋店、画坊、轮船上工作,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经历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复杂与现实的残酷,也让他逐渐理解了人性的善恶与社会的冷暖。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历程,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书中最打动我的,是阿廖沙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他身处底层,生活艰难,但他从未放弃对学习的追求。他利用一切机会阅读书籍,向他人请教,努力提升自己。这种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反思:在当今物质丰富、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是否还像阿廖沙那样珍惜学习的机会?
此外,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有善良的厨师、狡猾的商人、粗暴的船工,也有心地善良的女仆和充满智慧的老画家。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挣扎求存。正是这些平凡而真实的人物,让整部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在人间》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社会与命运的作品。它让我明白,人生的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阿廖沙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不放弃希望,就能在“人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也更加敬佩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前行的人。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也值得我们从中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