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工作制度】为切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和校园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工作制度。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联动,有效解决学校周边存在的治安、交通、食品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问题,提升校园周边环境质量,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1. 领导小组
成立由校方、属地政府、公安、市场监管、城管、交通等部门组成的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检查、信息反馈等工作。组长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单位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
2. 职责分工
- 学校:负责日常巡查、信息报送、宣传教育等;
- 公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巡逻,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 市场监管部门:对校园周边食品、文具、玩具等经营单位进行监管;
- 城管部门: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垃圾堆放等问题;
- 交通管理部门:优化校园周边交通设施,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1. 环境整治
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清理行动,重点整治乱贴乱画、乱摆摊设点、乱倒垃圾等现象,确保校园周边整洁有序。
2. 治安防控
加强校园周边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设立“护学岗”,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人身安全。
3. 食品安全监管
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校园周边小卖部、餐饮店进行突击检查,严查“三无”产品、过期食品,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4. 交通安全管理
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安排专人疏导交通,设置临时停车区域,防止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发生。
5. 文化市场管理
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书店、游戏厅等场所的监管,严禁未成年人进入,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
四、工作机制
1. 联席会议制度
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综合治理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推动工作落实。
2. 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及时通报校园周边动态,实现各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3. 应急响应机制
针对突发性事件,如暴力事件、食品安全事故等,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快速反应、妥善处置。
五、监督与考核
1. 定期督查
由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治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责任追究
对因工作不力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将有效推动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