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建构区游戏活动观察记录被遗忘的泡沫积木】在一次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我注意到建构区角落里有一堆被遗忘的泡沫积木。这些积木原本是孩子们用来搭建房子、桥梁和各种创意结构的材料,但当天的游戏中,它们静静地躺在一边,没有被使用。
我观察到,当天的建构区活动由几个孩子参与,他们主要选择了较为常见的塑料积木进行搭建,而泡沫积木则被忽略了。这让我思考:为什么这些积木会被“遗忘”?是不是因为它们的颜色不够鲜艳?还是因为它们的形状不如其他积木容易拼接?又或者是孩子们对它们缺乏兴趣?
为了了解情况,我在活动结束后与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有的孩子说:“泡沫积木太软了,不好搭。”也有的孩子表示:“我之前没怎么玩过,不知道怎么用。”还有的孩子提到:“我觉得它有点重,不太好拿。”
从这些反馈中,我意识到,可能是因为泡沫积木的材质特性,让一些孩子在使用时感到不太顺手,从而减少了他们的使用频率。此外,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也可能没有充分介绍或展示泡沫积木的多种玩法,导致孩子们对其功能认识不足。
接下来,我在后续的建构区活动中设计了一些新的引导策略。例如,通过示范如何用泡沫积木搭建不同的结构,或者将它们与其他材料结合使用,如纸板、毛绒玩具等,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同时,我也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让他们体验不同材质带来的游戏乐趣。
经过几次调整后,我发现孩子们对泡沫积木的兴趣逐渐提升。他们开始主动去拿这些“被遗忘”的积木,并尝试用它们搭建出独特的作品。有的孩子甚至把泡沫积木当作“软垫”,用来保护自己的“高楼大厦”。
这次观察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幼儿游戏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式同样重要。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活动内容,还要留意他们对材料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孩子们发现更多可能性。
通过这次对“被遗忘的泡沫积木”的重新关注,我不仅看到了孩子们游戏行为的变化,也更加理解了他们在建构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学习与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