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白菜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
- 掌握文中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细节,学习通过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 学会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品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赏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体会亲情的珍贵。
-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学会感恩与珍惜。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分析母亲在卖白菜过程中表现出的性格特点,理解“我”对母亲复杂的情感变化。
- 难点:
领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传达出的情感内涵,如“我”的委屈、母亲的坚强与无奈。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有没有哪件事让你至今难忘?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出“记忆”这一主题。
接着出示课题《卖白菜》,并简要介绍作者——莫言,强调其作品中常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充满乡土气息与人文关怀。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朗读课文: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与情感表达。
2. 整体感知:
提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 一个孩子跟随母亲去集市卖白菜,因价格问题与人发生争执,最后母亲坚持卖出了白菜。
- 文章通过这件事展现了母亲的坚韧与孩子的成长。
(三)精读品味(20分钟)
1. 分析人物形象:
- 母亲:勤劳、节俭、倔强、有尊严。
示例:“母亲把最后一颗白菜抱在怀里,仿佛那是她唯一的依靠。”
- “我”:年幼、敏感、情绪波动大,但逐渐理解母亲的不易。
2. 品味语言特色:
- 选取文中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分析,如:“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委屈与无助,以及母亲的隐忍与坚强。
3. 情感体验:
设计情境讨论:“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小故事,感受亲情的力量。
2. 写作训练:
布置小作文:“记一次让我难忘的经历”,鼓励学生用细节描写表达真实情感。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
《卖白菜》虽然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片段,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人生哲理。母亲的坚强与“我”的成长,都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与温情。
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是否也曾在生活中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我们又从中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小作文《记一次让我难忘的经历》。
2. 课后阅读莫言的其他作品,如《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感受其文学风格。
六、板书设计
```
卖 白 菜
——莫言
人物:母亲(坚强、节俭、有尊严)
“我”(敏感、成长)
情感:委屈 → 理解 → 敬爱
主题:亲情、成长、生活中的真情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情感内涵。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增强课堂互动性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