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房屋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20230114161752】为保障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确保园所建筑设施的安全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要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幼儿园房屋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该制度旨在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房屋安全管理机制,提升全园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教学楼、活动室、食堂、宿舍、围墙、门窗、楼梯、走廊等区域。同时涵盖园内所有公共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二、组织管理
1. 幼儿园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负责全面统筹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2. 设立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巡查、记录、报告及整改工作。
3. 每学期初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明确安全责任分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三、安全防护措施
1. 对园内建筑结构进行定期评估,重点检查墙体、屋顶、地面、门窗等是否稳固。
2. 安装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护栏、防滑垫、警示标识等,防止幼儿意外跌落或受伤。
3. 对老旧设施及时更换或维修,杜绝安全隐患。
4. 加强对园内用电、用水、用气设备的管理,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四、日常检查制度
1. 实行“日查、周检、月报”制度,确保检查常态化、规范化。
- 日查:由值班教师或安全员每日进行简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 周检:由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排查隐患点。
- 月报:每月末汇总检查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提交园务会议讨论。
2.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建筑结构是否有裂缝、倾斜等异常现象;
- 外墙、窗户、门锁是否完好无损;
- 楼梯、走廊是否有积水、杂物;
- 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 园内是否存在违规搭建或危险物品存放。
五、应急处理机制
1. 制定《房屋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
2. 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教职工和幼儿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应立即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第一时间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六、宣传教育
1. 每学期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周”活动,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2. 通过宣传栏、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普及房屋安全知识,形成家园共育合力。
七、责任追究
对因疏忽大意、未履行检查职责而导致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照相关规定严肃追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班级、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
2023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