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故事教案《金色的房子》】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理解“分享”与“友善”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乐于助人、愿意与他人交往的情感。
2. 认知目标: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能复述故事中的关键内容。
3. 能力目标: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含金色房子、小女孩、小动物等形象)
- 小动物头饰若干(如小兔、小鸡、小猫等)
- 音乐背景(轻柔的音乐营造氛围)
- 黑板或白板、彩笔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金色的房子”图片,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房子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你觉得它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接着引出故事题目:“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金色的房子’的故事。”
2. 讲述故事(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金色的房子》的故事,边讲边展示相应的图片或PPT。故事大致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有一座闪闪发光的金色房子。住在里面的小女孩非常爱干净,她不喜欢别人进她的房子。可是,有一天,一只小兔子来敲门,想要进来玩,但小女孩拒绝了。后来,其他小动物也来请求进入,都被她拒绝了。最后,小女孩发现,虽然她的房子很美,但她一个人住着很孤单。于是她决定邀请大家进来,大家一起在房子里玩耍,变得快乐起来。
3. 提问互动(8分钟)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 小女孩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让小动物们进她的房子?
- 你认为小女孩最后为什么要改变主意?
- 如果你是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肯定。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女孩和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提供头饰,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5. 总结延伸(7分钟)
教师总结故事的主题:“分享和友善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友好相处。
然后,可以让幼儿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美丽房子”,并说说自己想和谁一起住在里面。
四、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房子”主题的拼图或积木,供幼儿自由搭建。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这个故事,并尝试讲述给家人听。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分享与合作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类似主题的故事,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旨在为中班幼儿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阅读与语言发展活动,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常见结构与表达方式,以提升原创性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