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社戏》原文】我们鲁镇的春节,向来是热闹非凡的。尤其是到了年关,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整天在街上跑来跑去,嬉笑打闹,仿佛整个村庄都被欢庆的气氛包围着。
那一年,我十岁左右,和母亲一起住在平桥村。村里的人大多都是种田的,日子过得虽不算富裕,但邻里之间却格外和睦。那时我年纪小,不懂得什么是“戏”,只觉得听人说“看社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于是常常缠着大人问:“什么时候能去看社戏?”
终于,在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得到了消息:明天晚上,村里的戏台要演《目连救母》。这是一出非常有名的戏,据说演得极好,锣鼓声一响,全村的人都会赶来观看。我一听,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
第二天晚上,天还没黑,我就和小伙伴们早早地来到了戏台前。戏台设在村口的一块空地上,周围用竹子围成了一个圈,中间就是舞台。舞台上点着几盏油灯,照得人影绰绰。观众们早已坐满了,有站着的,也有坐在板凳上的,大家都翘首以待。
戏一开场,锣鼓声便响起来了,演员们一个个上场,唱腔悠扬,动作矫健。我看得入神,完全忘记了时间。虽然有些地方我不太懂,但我还是被那种热闹的氛围深深吸引住了。
戏演到一半时,忽然下起了雨。人们纷纷撑起伞,有的还跑到屋檐下避雨。我站在人群中,看着雨滴打在舞台上,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仿佛也成了戏中的一员,与那些演员一同经历着悲欢离合。
戏结束后,大家陆续散去。我跟着母亲回家,心里还回荡着那晚的锣鼓声和歌声。那一夜,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也穿上了戏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从那以后,每到过年,我都会想起那个夜晚。虽然那只是我人生中一次普通的看戏经历,但它却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它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