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芽】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和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芽”的生长过程,激发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学习与“芽”相关的简单词汇,如“种子”、“发芽”、“嫩芽”等,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芽”。
二、活动准备:
1. 图片若干(包括种子、泥土、芽苗、小树等);
2. 小盆栽或种植盒(提前种下绿豆或豆子,让其发芽);
3. 故事《小芽的秘密》(教师自编简短故事);
4. 彩色纸、画笔、胶水等手工材料。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颗种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能变成什么吗?”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接着展示图片,介绍种子在土壤中慢慢发芽的过程。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小芽的秘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颗小小的种子躺在泥土里,它悄悄地睡着了。有一天,它突然感觉有点热,原来是春天来了。它努力地伸展身体,慢慢地,从土里钻出来一个嫩绿的小芽。小芽一点点长大,长出了叶子,变得越来越强壮。最后,它变成了一棵美丽的小树。”
3. 提问与讨论(5分钟):
- “小芽是怎么长出来的?”
- “你见过小芽吗?在哪里见过?”
- “你觉得小芽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手工活动(10分钟):
教师分发材料,引导幼儿用彩色纸剪出“芽”的形状,并贴在纸上,制作“我心中的小芽”画作。
5. 总结与延伸(2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里的植物,看看有没有新长出的“芽”。
四、活动延伸:
1. 在自然角设置“芽芽观察区”,每天让幼儿轮流观察并记录芽的生长变化。
2. 开展“我是小园丁”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照顾植物的乐趣。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手工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芽”的概念,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认知范围。
注:本文为原创教案,内容符合中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旨在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与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