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译文和赏析】《岁暮归南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诗人晚年仕途失意、归隐山林的孤独与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孟浩然诗歌中常见的闲适淡泊之风,也流露出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原文: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当此节,嘉会难再遇。
译文:
不再向朝廷上书陈情,我回到南山下的旧居。
我无才德,被圣明的君主所抛弃;
身体多病,昔日的朋友也渐渐疏远。
白发日渐增多,年华悄然老去;
春光逼迫着年终的到来。
在这岁末时节,我心中充满怀念,
这样的美好聚会,恐怕不会再有。
赏析:
《岁暮归南山》写于孟浩然晚年,此时他已多次应举未中,仕途无望,最终选择归隐山林。诗中“北阙休上书”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与放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心灰意冷的情绪。“南山归敝庐”则点明了诗人回归田园、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总结。他自谦“不才”,却也暗示自己因才华不被赏识而被朝廷遗弃;身体多病,使得朋友疏远,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感。这种自我剖析,体现了孟浩然性格中坦率、真诚的一面。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时间流逝的无情,也暗含诗人对生命有限的感慨。最后两句“永怀当此节,嘉会难再遇”,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淡淡哀愁。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个人遭遇的感慨,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它不仅是孟浩然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仕途受挫后的普遍心态。诗中那种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志趣,正是孟浩然诗歌风格的典型体现。
结语:
《岁暮归南山》虽篇幅短小,却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它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与文人心态的佳作。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也能体会到他对生活的豁达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