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伯献马贾祸》(的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一、原文
《芮伯献马贾祸》
芮伯献马于周王,王曰:“此良马也。”芮伯曰:“臣闻马有四德:一曰能行,二曰能止,三曰能进,四曰能退。今此马也,能行而不能止,能进而不能退,是其性也。”王曰:“然。”遂赐之金帛。
芮伯既归,其家臣谏曰:“君何以献马?”芮伯曰:“吾欲得宠于王。”家臣曰:“夫献马者,非为马也,乃为宠也。今王悦而赐之,是宠也。然宠者,易得亦易失。若王他日不悦,则祸矣。”
芮伯不听,后王果怒,责芮伯曰:“汝献马,吾虽喜,然汝无功于国,何以受赏?”芮伯惧,不敢言。王遂黜之。
二、翻译
芮伯向周王献了一匹马,周王说:“这是一匹好马啊。”芮伯回答:“我听说马有四种品德:一是能行走,二是能停下,三是能前进,四是能后退。而这匹马,只能行走,不能停下;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是它的本性。”周王说:“对。”于是赏赐了他金银布帛。
芮伯回家后,他的家臣劝他说:“您为什么献马呢?”芮伯说:“我想得到大王的宠爱。”家臣说:“献马并不是为了马本身,而是为了获得宠爱。如今大王高兴并赏赐了您,这是得到了宠爱。但宠爱这种东西,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如果将来大王不喜欢您,那就会带来灾祸。”
芮伯没有听从劝告。后来周王果然发怒,责备芮伯说:“你献马,我虽然喜欢,但你对国家没有功劳,凭什么接受赏赐?”芮伯害怕,不敢说话。周王于是罢免了他的官职。
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答:本文讲述的是芮伯因献马而获得周王赏识,但最终因缺乏远见和警惕,导致被贬斥的故事。它揭示了“宠易得而易失”的道理。
2. 芮伯献马的动机是什么?
答:芮伯献马的动机是为了博得周王的宠爱,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
3. 家臣为何劝阻芮伯?
答:家臣认为,献马并非单纯为了马,而是为了获取宠爱。而宠爱是一种不稳定的东西,一旦失去,可能会招致灾祸。
4. 周王为何最终贬斥芮伯?
答:周王认为芮伯并没有为国家做出实际贡献,仅仅因为献马就获得赏赐,显得不合情理,因此对他失去了信任,最终将他罢免。
5. 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答: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只追求表面的荣耀或宠爱,而忽视了自身的责任与能力。真正的价值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实际贡献,而不是靠讨好他人来获得短暂的宠信。
四、总结
《芮伯献马贾祸》通过一个简单的献马事件,揭示了权力与宠信的脆弱性,以及个人在面对权势时应有的清醒与自省。故事虽短,却寓意深刻,值得读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