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幼儿园)安全巡查制度x】为切实加强学校及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教育环境,特制定本安全巡查制度。
一、巡查目的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校园内各项设施设备运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快速响应和妥善处理。
二、巡查范围
1. 教学楼、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操场等公共场所;
2. 消防设施、电器线路、燃气管道、门窗、楼梯、护栏等重点部位;
3. 学生宿舍、教室、活动室等人员密集区域;
4. 校园周边环境,包括围墙、校门、监控设备等;
5. 其他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区域或环节。
三、巡查时间安排
1. 日常巡查:由值班教师或安保人员每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2. 周巡查: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每周开展一次专项检查;
3. 月巡查:由校领导牵头,联合相关部门每月进行一次综合安全检查;
4. 特殊时期巡查:如节假日、重大活动前、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段,应增加巡查频次,确保安全无死角。
四、巡查内容
1. 检查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2. 查看电路、电器设备是否存在老化、短路等隐患;
3. 检查门窗、围栏是否牢固,防止意外发生;
4. 观察学生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打架斗殴、危险游戏等现象;
5. 确保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录像资料保存完整;
6. 检查食堂卫生状况、食品储存与加工流程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7. 对校园内的绿化带、水池、施工区域等进行安全评估。
五、巡查人员职责
1. 巡查人员须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巡查过程中要认真细致,不走过场,发现问题立即上报;
3. 巡查记录要真实、详细,便于后续跟踪整改;
4. 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区域,应立即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报告上级部门。
六、问题整改与反馈
1. 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2. 整改完成后,需由专人复查确认,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3. 对于无法立即整改的问题,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向上级汇报备案;
4. 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巡查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管理制度。
七、奖惩机制
1. 对于在巡查工作中表现突出、及时发现并排除重大隐患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于因巡查不到位、隐瞒问题或未及时整改而造成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班级、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备注:本制度可根据学校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适时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