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古诗词鉴赏】《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一首著名诗作,全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京城的思念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这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南朝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诗中,“晚登三山”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黄昏时分登上三山,视野开阔,景色壮丽。诗人站在高处,回望京城,心中涌起无限思绪。“还望京邑”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情感的流露。京城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承载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而“还望”二字,则透露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接下来的诗句,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白云环绕着幽静的岩石,绿竹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画面清新脱俗,仿佛将人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这种对自然美的赞美,既是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某种逃避或无奈。
然而,诗中的情感并非一味地沉醉于山水之间。随着诗情的推进,诗人开始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借用了《归园田居》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奔波的厌倦。他虽身处高位,却心系故乡,渴望回归本真。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谢朓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山水与情感巧妙融合,使诗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不仅是南朝山水诗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篇。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情感,以优美的意境引发读者的共鸣,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