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徐文长传》全文详细翻译】原文:
徐文长者,名渭,字文长,山阴人也。少有异才,十岁能属文,年十五入郡庠,十九举于乡,二十三中副榜。然屡试不第,遂弃举业,游于四方,以诗文自娱。
文长性狂放,不拘礼法,尝与诸生讲学,语多讥讽,人皆畏之。然其才高而志大,自负甚高,每遇事辄慷慨陈词,不肯屈己。尝作《墨葡萄图》题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人咸叹其才,亦怜其命。
文长好饮酒,常醉卧市井,或吟诗自乐。尝夜行,见一老妪哭于道旁,问其故,曰:“吾子死矣。”文长笑曰:“汝子死,我亦可死。”遂引酒自斟,痛饮至醉,竟不知所终。
文长晚年益贫,衣食不继,然犹手不释卷,著述不辍。其所作诗文,多愤世嫉俗,感慨人生,人称“奇士”。
译文:
徐文长,名叫徐渭,字文长,是浙江山阴人。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十岁时就能写文章,十五岁进入郡学读书,十九岁在乡试中取得成绩,二十三岁考中副榜(科举考试中的后备录取)。然而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中第,于是放弃了仕途之路,四处游历,靠诗文来寄托情怀。
徐文长性格豪放不羁,不拘泥于世俗礼法。他曾与学生们一起讲学,说话常常带有讽刺意味,大家都对他心存畏惧。但他才华出众,志向远大,对自己非常自信,遇到事情总是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愿低头妥协。他曾画了一幅《墨葡萄图》,并在上面题诗说:“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人们都感叹他的才华,也同情他的命运。
徐文长喜欢喝酒,常常醉倒在街头巷尾,或者自己吟诗自乐。有一次夜晚走路时,看到一位老妇人在路边哭泣,问他原因,她说:“我的儿子死了。”徐文长笑着说:“你儿子死了,我也可以死。”于是他倒上酒,痛快地喝到醉醺醺的,最后竟然不知道去了哪里。
徐文长晚年更加贫穷,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写作,从不停止。他所写的诗文,大多充满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感慨,因此人们称他为“奇士”。
总结:
《徐文长传》通过记述徐渭一生的经历,展现了他才华横溢、性格狂放、命运坎坷的形象。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不仅体现了徐文长的个人风采,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对于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来说,这篇文章不仅有助于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与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