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性侵主题班会教案-20210802140939x】一、活动主题:
保护自己,远离伤害——小学生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三、活动地点:
XX小学三年级(2)班教室
四、参与人员:
全体三年级(2)班学生及班主任老师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性侵害,掌握基本的防范知识和应对方法,树立正确的身体边界观念,提高面对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相关教育资料,制作PPT课件;
2. 准备相关的儿童绘本或动画视频片段;
3. 设计互动问答环节和情景模拟小游戏;
4. 准备小礼品作为课堂表现奖励。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这个话题虽然听起来有点沉重,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知识。”
2. 认识身体隐私(10分钟)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并明确哪些是“私密部位”,告诉学生这些部位是不能随便让人触碰的。同时强调:“如果有人想摸你的这些地方,一定要大声说‘不要’,并马上告诉家长或老师。”
3. 什么是性侵害?(10分钟)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性侵害,包括言语、行为等不同形式的侵犯。重点说明:“性侵害不是秘密,也不是玩笑,而是违法行为。”
4. 如何预防性侵害?(15分钟)
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
- 不要独自去偏僻的地方;
- 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礼物或食物;
- 遇到问题要及时告诉信任的大人;
- 学会说“不”,并迅速离开现场。
5. 情景演练(10分钟)
教师设计几个简单的场景,如“陌生人搭讪”、“被同学欺负”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如何正确回应和求助。
6. 互动问答(10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如:“如果你看到别人被欺负,你会怎么做?”“遇到可疑的人怎么办?”通过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7. 总结与分享(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与父母分享。同时提醒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沟通交流。
八、延伸活动建议:
1. 布置家庭作业:与父母一起观看一部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动画片,并写下感想;
2. 在班级设立“安全小卫士”角,定期分享安全知识;
3. 组织一次校园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
九、注意事项:
1. 班会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温和与尊重,避免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2. 对于个别有特殊情绪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安抚;
3.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与部分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
十、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对自身安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初步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内容与时间安排,确保教育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