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杨的成语故事典故字词解析造句最】百步穿杨:成语故事、典故、字词解析与造句大全
“百步穿杨”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射箭技术高超,能够在百步之外准确地射中柳叶。这个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蕴含着古代武将的英勇精神和精湛技艺。
一、成语出处与典故
“百步穿杨”最早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昔者楚恭王与晋战于鄢陵,公射之,中其目。左右曰:‘君王之明也!’公曰:‘吾不以一目而失一国之政。’于是退而自责,乃命左右曰:‘吾欲得善射者,能百步穿杨者,予千金。’”
不过,更为人熟知的是《左传》中的记载。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国有位名叫养由基的勇士,他擅长射箭,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树的叶子,因此被称为“百步穿杨”。
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对射术高超者的赞美,象征着精准、冷静与自信。
二、字词解析
- 百步:指距离,古代一“步”约为五尺,一百步大约是五百尺,即约150米左右。
- 穿:穿透、击中。
- 杨:指杨树,树叶细小,射中难度极高。
- 穿杨: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树的叶子,比喻技艺高超、动作精准。
整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在百步之外能够准确地射中杨树的叶子,形容射术精湛、技艺高超。
三、成语用法与造句
“百步穿杨”多用于形容人在某一方面有极高的技艺或能力,尤其是在射击、投掷、绘画、写作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人。
例句如下:
1. 他在射击比赛中百步穿杨,赢得全场掌声。
2. 这位神枪手曾多次在百步之外命中目标,令人叹服。
3. 他的书法笔力遒劲,可谓百步穿杨,字字如刀。
4. 老师夸赞他解题思路清晰,简直是百步穿杨,一针见血。
5. 在竞技场上,他凭借百步穿杨的准头,一举夺冠。
四、现代应用与延伸意义
虽然“百步穿杨”原本是指射箭技艺,但在现代社会中,它也被引申为对各种技能的高度赞扬。比如在体育、艺术、科技等领域,人们常用“百步穿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达到极致水平。
此外,在文学作品中,“百步穿杨”也常被用来塑造英雄形象,增强人物的威信与可信度。
五、结语
“百步穿杨”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对技艺的追求、对精准的执着以及对自我极限的挑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汉语表达,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