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巡查检查制度】为确保各类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预防和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生产事故,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设备巡查检查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及各类设施的日常巡查与定期检查工作。通过规范巡查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机制,全面提升设备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一、巡查目的
设备巡查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防止设备带病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行业规范。
二、巡查内容
1. 外观检查:查看设备外壳、连接部件是否完好,有无破损、锈蚀或松动现象。
2. 运行状态检查:观察设备运行时是否有异响、异味、过热等异常现象。
3. 润滑与清洁情况:检查设备各部位的润滑状况,确保润滑油充足,传动部件清洁无杂物。
4. 电气系统检查:确认电源线路、控制开关、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老化或短路风险。
5. 安全防护装置检查: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罩、紧急停止按钮、报警装置等是否完好有效。
6. 记录与数据核查:查看设备运行记录、维护日志,确保数据完整、真实。
三、巡查频率
1. 日常巡查:由操作人员在每班次开始前进行,重点检查设备启动前的状态。
2. 定期巡查:由设备管理人员按照规定周期(如每日、每周、每月)对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3. 专项检查:针对特定设备或特殊工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检查。
四、责任分工
1. 操作人员:负责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 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定期巡查,汇总检查结果并安排维修计划。
3. 技术部门:对重大隐患或复杂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制定整改方案。
4. 安全管理部门:对巡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五、巡查记录与报告
每次巡查必须填写《设备巡查记录表》,详细记录检查时间、检查人、设备状态、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建议。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向上级汇报。重要问题需形成书面报告,纳入设备档案管理。
六、奖惩机制
为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设备巡查工作,公司将对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巡查不到位导致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问责处理。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地见效。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能够有效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