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是什么意思】“隔岸观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站在对岸看火灾。比喻对别人的危难或冲突不加干预,冷眼旁观,甚至在其中获取利益。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缺乏同情心、冷漠无情,或者在关键时刻选择置身事外。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隔岸观火 |
拼音 | gé àn guān huǒ |
出处 | 出自《战国策·齐策》:“秦攻赵,赵急,请救于齐。齐王曰:‘夫赵之于齐,犹唇之于齿也。’……于是,齐王乃使田忌将而救之。田忌曰:‘臣闻之,兵法曰:‘避实击虚。’今魏军方攻赵,其国空虚,不如攻其都。’遂引兵而攻魏。魏军还,赵以得免。后人谓之‘隔岸观火’。” |
字面意思 | 站在对岸看火 |
比喻意义 | 对他人的困境漠不关心,甚至趁机获利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批评他人不作为、冷漠或利用他人困境 |
同义词 | 袖手旁观、坐视不理、冷眼旁观 |
反义词 | 见义勇为、挺身而出、雪中送炭 |
二、成语用法举例
1. 例句一
在公司内部争斗中,他一直隔岸观火,直到局势明朗才出手,最终获得最大利益。
2. 例句二
面对朋友的困难,他却隔岸观火,令人失望。
3. 例句三
这种隔岸观火的态度,只会让人失去信任和尊重。
三、使用建议
- “隔岸观火”多用于负面语境,表示对他人的困境无动于衷。
- 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可适当使用,但需注意语气。
- 若想表达中性或正面态度,可用“冷静观察”等替代。
四、总结
“隔岸观火”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反思的行为方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困境时,应保持一定的同理心与责任感,而非一味地置身事外。合理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思想的深度。
以上就是【隔岸观火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