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下列】在进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后,新增的子公司需要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规定,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对新增子公司进行如下处理:
一、说明
1. 合并范围的确定
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自购买日起将被购买方纳入合并范围。即使合并发生在当期中期,也应按照实际取得控制权的时间点确认合并。
2. 初始计量与调整
新增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对于购买方支付的对价超过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
3. 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
- 权益结合法不适用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采用的是购买法。
-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新增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列示。
- 合并利润表中,从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等纳入合并范围。
4. 少数股东权益的处理
对于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若存在少数股东权益,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并在合并利润表中反映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
5. 前期合并调整事项
若新增子公司在合并前已存在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或其他影响合并报表的事项,需进行相应调整。
二、表格展示关键处理要点
项目 | 处理方式 |
合并范围 | 自购买日起纳入合并范围,即使合并发生在当期中期 |
资产与负债的计量 | 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入账 |
商誉的确认 | 购买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确认为商誉 |
合并报表编制方法 | 采用购买法,不使用权益结合法 |
合并利润表 | 从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纳入合并 |
少数股东权益 |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合并利润表中反映其损益 |
内部交易调整 | 需对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进行抵销处理 |
三、注意事项
-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确保新增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完整、准确。
- 若合并发生于年度中间,需对年初数进行追溯调整,以保证报表数据的可比性。
- 注意披露合并范围变化及商誉相关信息,符合信息披露要求。
通过以上处理方式,企业能够准确反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后整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