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原文及翻译注释内容】《渔家傲》是宋代词人常用的一种词牌名,其中以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最为著名。该作品描绘了边塞秋景与将士思乡之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以下为原文、翻译、注释及总结内容。
一、原文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二、翻译
- 塞下秋来风景异:边塞的秋天景色与中原大不相同。
- 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飞向衡阳,毫无留恋之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四面八方的边地声响和号角声接连响起。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重重山峦之间,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紧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喝一杯浑浊的酒,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
- 燕然未勒归无计:功业未立,无法回家。
- 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声悠扬,霜花铺满大地。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们难以入眠,将军白发,士兵流泪。
三、注释
词语 | 注释 |
塞下 | 指边塞地区,如西北边疆。 |
衡阳雁去 | 古代传说雁南飞至衡阳即止,故称“衡阳雁”。 |
四面边声 | 指边地的风声、马蹄声等。 |
角起 | 军中号角声响起。 |
千嶂 | 重重山峰。 |
长烟 | 指远处的炊烟或尘土。 |
燕然未勒 | 指战功未建,不能班师回朝。 |
羌管 | 羌族使用的乐器,音调哀婉。 |
征夫 | 远征的士兵。 |
四、总结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描写边塞生活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秋日边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全词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渔家傲 |
作者 | 范仲淹 |
创作背景 | 宋代边塞生活,反映将士思乡之情 |
主题思想 | 边塞苦寒、思乡之情、壮志难酬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代表句子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通过本文的整理,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渔家傲》的内涵与价值,同时也便于进一步学习和欣赏这一经典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