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火热的故事和含义简短】“水深火热”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民生活极其困苦、灾难深重的处境。这个成语不仅有其历史来源,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一、故事来源
“水深火热”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如下:
>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民望之若父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水更深,火更热,百姓就会像盼望父母一样渴望救赎。后来,人们将“如水益深,如火益热”简化为“水深火热”,用来比喻人民处于极端痛苦和艰难的境地。
在古代,百姓常常面临战乱、饥荒、赋税沉重等问题,生活非常艰难。因此,“水深火热”成为对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生动描述。
二、成语含义
“水深火热”主要表示:
- 生活极度困苦:指人民生活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
- 社会动荡不安:多用于形容国家或地区处于战乱、动乱之中。
- 迫切需要救助:暗示人们急需帮助和改善现状。
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政治、历史等语境中,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对社会改革的呼吁。
三、总结与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水深火热 |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下》 |
| 原意 |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比喻人民生活困苦 |
| 现代含义 | 形容人民生活极其艰难、社会动荡不安 |
| 使用场景 | 文学、政治、历史等语境中,表达对苦难的关注 |
| 同义词 | 生活艰难、民不聊生、水深火热 |
| 反义词 | 安居乐业、安居乐土 |
通过了解“水深火热”的故事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使用它,传达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