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聊发少年狂什么意思】“老夫聊发少年狂”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句诗是整首词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仍怀有豪情壮志、不减当年的豪迈情怀。
一、诗句解析
- 老夫:指作者自己,苏轼当时40岁,自称为“老夫”,表达一种对年龄的调侃和豁达。
- 聊发:偶尔、暂时地表现出。
- 少年狂:少年时期的豪情与狂放不羁的精神。
整句的意思是:“我这个老头子偶尔也像年轻人一样豪情满怀、意气风发。”
二、背景介绍
这首词写于1075年(熙宁八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有一次打猎,看到猎手们气势汹涌,激发了他的豪情,于是写下此词。通过描写打猎的场景,抒发了自己虽年事渐高,仍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壮志。
三、意义与情感
| 项目 | 内容 |
| 主题 | 豪情壮志、不服老、积极进取 |
| 情感基调 | 激昂、豪迈、乐观 |
|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以物喻志 |
| 语言风格 | 雄浑有力,富有节奏感 |
| 文化内涵 | 展现文人精神风貌,体现传统士大夫的报国情怀 |
四、延伸理解
“老夫聊发少年狂”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流露,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精神——即使身处逆境或年岁渐长,依然保持理想与追求。这种精神在后世许多诗词中都有所体现,如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中也能见到类似的豪情。
五、总结
“老夫聊发少年狂”是一句充满力量与激情的诗句,它不仅展现了苏轼本人的个性与胸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这句诗至今仍被广泛引用,用来表达即便年纪大了,依然心怀梦想、斗志昂扬的人生态度。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出处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 含义 | 年纪虽大,仍怀有少年般的豪情 |
| 表达情感 | 豪迈、自信、不服老 |
| 文化意义 | 体现士大夫精神与积极人生观 |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鼓励人们保持激情与梦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