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是几年】“十五期间”是中国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关键时期。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十五期间”的时间范围和相关背景,以下是对该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
“十五期间”指的是中国的“第十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五”),即从2001年到2005年这五年间的发展规划。这是继“九五”之后,国家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重要战略部署。
“十五”期间,中国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这也是中国经济逐步转型、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重要阶段。通过“十五”计划的实施,中国为后续的“十一五”乃至“十三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第十个五年规划 |
| 英文名称 | Tenth Five-Year Plan |
| 时间范围 | 2001年—2005年 |
| 实施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 核心目标 |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
| 主要领域 | 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教育改革、环境保护等 |
| 重要事件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等 |
| 成就 | 国内生产总值(GDP)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
三、结语
“十五期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又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不仅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后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了解“十五期间”的时间范围和历史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