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这首诗出自西汉初年著名军事家项羽的《垓下歌》,是他在被刘邦围困于垓下,四面楚歌、兵败势孤之际所作。全诗虽仅四句,却字字铿锵有力,情感悲壮,展现了项羽在绝境中的英雄气概与无奈之情。
一、
1. “力拔山兮气盖世”
这一句表达了项羽昔日的英勇与威武。他曾经力能扛鼎,气势压倒天下,是当时无人能敌的猛将。
2. “时不利兮骓不逝”
此句道出项羽的困境:天时不利,连他最忠诚的战马也因疲惫而无法前行,象征着他的力量正在衰竭,局势已不可挽回。
3. “骓不逝兮可奈何!”
面对战马无法继续前进的现实,项羽发出无奈的感叹,表现出他面对失败的无力感。
4. “虞兮虞兮奈若何!”
最后一句是项羽对爱妾虞姬的呼唤,充满了深情与绝望。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只能将最后的情感寄托于虞姬。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是对自身命运的哀叹,也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极具历史与文学价值。
二、表格展示
句子 | 含义 | 情感色彩 | 历史背景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表达项羽昔日的勇猛与威势 | 壮烈、豪迈 | 秦末起义,项羽崛起为霸王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天时不利,战马疲倦,象征失败来临 | 悲凉、无奈 | 垓下之战,项羽被刘邦包围 |
骓不逝兮可奈何 | 对战马无法前进的感叹,表现无力回天 | 感叹、失落 | 战局逆转,项羽陷入绝境 |
虞兮虞兮奈若何 | 对虞姬的呼唤,表达深情与绝望 | 悲痛、凄美 | 项羽自刎前的最后告别 |
三、结语
《垓下歌》虽然短小,却深刻地反映了项羽这位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他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终究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成为后人缅怀英雄、反思成败的重要文学作品。其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至今仍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