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是什么意思?】“安分守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遵守规矩、不越轨、不惹事。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的本分和自律,是一种较为保守但稳定的处世态度。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安分 | ān fèn | 指守本分,不越轨,不惹事 |
守己 | shǒu jǐ | 指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越界 |
合起来,“安分守己”就是指一个人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分,不做出出格的行为,安于现状,不越权、不违法、不惹是非。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水浒传》中的一段话:“他是个安分守己的人。”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性格稳重、不惹事、不争抢。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义,表示一种低调、踏实的态度。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安分守己、遵纪守法、循规蹈矩、谨言慎行 |
反义词 | 为非作歹、胡作非为、越轨乱纪、目无法纪 |
四、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日常生活 | 他为人安分守己,从不惹是生非。 |
工作环境 | 老张在公司里安分守己,从不越权行事。 |
教育场合 | 老师希望学生能安分守己,专心学习。 |
五、总结
“安分守己”是一种强调自我约束、遵守规则的生活态度。它并不意味着消极无为,而是在认清自身位置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和秩序。这种态度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尤其在维护和谐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有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分守己”虽然听起来有些保守,但在很多情况下,它是一种成熟和理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