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涕泗的词语解释

2025-09-25 08:59:15

问题描述:

涕泗的词语解释,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08:59:15

涕泗的词语解释】“涕泗”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古代文学或文言文中,用来形容人因悲伤、激动或感动而流泪、流鼻涕的情态。这个词语不仅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也体现了汉语中对情感表达的细腻描写。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涕泗
拼音 tì sì
词性 名词/动词(多作名词)
含义 泪和鼻涕,引申为因情绪激动而流泪、流鼻涕的状态
出处 多见于古文、诗词、历史文献中
用法 常用于描述人物在悲伤、感动、喜悦等强烈情绪下的反应
近义词 泣涕、泪眼、悲泣
反义词 静默、无动于衷

二、详细解析

“涕”在古汉语中指的是眼泪,“泗”则指鼻涕。两者合起来,“涕泗”便成为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用来描绘人在情绪波动时的生理反应。这种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如《左传》《史记》等典籍中均有使用。

例如:

> “见其子死,涕泗横流。”

> ——出自某篇古文,意为看到儿子去世后,泪水和鼻涕一起流下,形容极度悲伤。

此外,“涕泗”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流泪、流鼻涕”的动作,但更常见的是作为名词使用。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示例句子
文学作品 他读到母亲临终前的信,不禁涕泗滂沱。
历史记载 诸侯闻之,皆涕泗交加,哀悼不已。
日常口语 看到感人电影,她哭得涕泗横流。

四、小结

“涕泗”作为一个传统汉语词汇,不仅表达了身体上的反应,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它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增强感染力的作用,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人物的情绪波动。虽然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这一词语,但在阅读古文或欣赏古典文学时,了解“涕泗”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通过表格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可以更清晰地掌握“涕泗”的词义、用法及文化背景,从而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