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是什么意思】“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是一句常见的汉语成语组合,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小事上非常计较、心胸狭窄,对他人稍有冒犯便记恨于心,甚至报复。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及对比分析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词语解释
| 成语 | 含义 | 详细说明 |
| 锱铢必较 | 对极小的利益或事情也十分计较 | “锱”和“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比喻微小的事物。 |
| 睚眦必报 | 对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 | “睚眦”指瞪眼的样子,比喻极小的怨恨或不满,表示心胸狭隘,报复心强。 |
二、出处与来源
- 锱铢必较:出自《汉书·货殖传》:“人之性,贪而好利,故其出财也,如弃尘垢,而取财也,如获金玉。……虽不为利,亦非不为利也,盖其性然也。”后世多用于形容人过于计较。
- 睚眦必报: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意指即使是微小的怨恨也要报复。
三、用法与搭配
- 常用于贬义:多用于批评一个人过于计较、心胸狭窄。
- 常见搭配:如“他为人锱铢必较,睚眦必报,很难与人相处。”
四、对比分析
| 项目 | 锑铢必较 | 睚眦必报 |
| 侧重点 | 对利益的计较 | 对仇恨的报复 |
| 行为表现 | 小气、爱占便宜 | 心胸狭窄、报复心强 |
| 情感色彩 | 贬义 | 贬义 |
| 常见对象 | 商人、小气之人 | 多疑、易怒之人 |
五、使用建议
- 适合场合:用于批评或描述某些人的性格特点,不宜用于正面评价。
- 避免滥用:若用于形容普通人,可能显得不够客观,需结合具体语境。
六、总结
“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组合,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小事上过于计较,对他人稍有冒犯便怀恨在心,甚至报复。这两个成语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传达出一种狭隘、自私的性格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成为这样的人,学会宽容与大度,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